2024-11-26 06:58:02 | 铭星网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及退役士兵、华侨子女等高考生可以加分。
1、烈士子女。
烈士子女,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2、在服役期间荣立及退役士兵。
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3、华侨子女。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
高考加分注意的事项。
1、要准确了解加分政策。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加分政策可能存在差异,了解并掌握正确的加分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加分政策通常包括各种加分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申请流程,比如体育竞赛、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
考生需要详细研读相关文件,向学校或教育部门进行咨询,确保自己能够符合加分政策的要求,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加分项目。
2、要提前规划加分项目。
高中阶段是考生参与各种加分项目的黄金时期,但时间有限,需要合理安排。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选择与之相关的加分项目。然后,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加入的团队或社团、培训或训练的时间、参赛或实践的具体安排等。
3、要注重项目实施和效果。
参加加分项目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纸证书或一些加分分数,更重要的是通过项目实施来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实践经验。所以,考生不仅要参与加分项目,还要全力以赴,争取项目的较好成绩。这包括积极参与训练、比赛或实践活动,通过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
以上数据来自高三网官网。
2022广东高考加分名单已经公布,我整理了相关信息,来看一下!
根据《广东省招生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调整广东省高考加分项目和加强管理工作的通知》(粤招〔2015〕6号)及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有关规定,经考生申请、有关部门审核、省招办汇总确认,现将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具有加分资格的考生名单(详见附件1—5)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请于1月17日前在地级以上市教育局、招生办的相关网站公示加分资格考生名单,同时转发至县区招办和高级中等教育学校进行公示,并公布联系方式。公示时间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并保留至2022年8月31日。同时,我办从1月12日起将在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予以公示,公示信息保留至2022年12月底,联系电话:020—62833628。
二、如对公示名单有异议,可向地级市教育局、招生办和省教育考试院反映,反映意见须内容真实且具体明确,属个人反映的需签署真实姓名、联系电话,属单位反映的需加盖公章、署上联系方式,否则不予受理。
附件:1.具有加分资格的“三侨生”考生名单
2.具有加分资格的台湾省籍考生名单
3.具有加分资格的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考生名单
4.具有加分资格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考生名单
5.具有加分资格的烈士子女考生名单
报名方式:先注册再网报
与往年规定的考生先到报名点领取考号和密码再上网预报名不同,2021年考生需先在省普通高考报名系统上网注册,再预报名。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采用“3+1+2”模式
由于明年实行新的高考方案,考试科目采用“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考试科目,“1”为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简称“四选二”)。
普通类(物理)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四选二。普通类(历史)考生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和四选二。
体育类考生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体育术科。艺术类考生(含音乐类、美术类、书法类、舞蹈类、广播电视编导类、艺术校考类专业)考试科目为:在普通类(物理)或普通类(历史)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考艺术术科。
外语选考语种为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中的一门。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须参加英语听说考试,英语听说考试单独进行。
铭星网(https://www.mingxi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加分政策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
什么情况高考加50分介绍如下:
高考加50分情况如下: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 5A 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铭星网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 20 年军人的子女。
现役军人子女报考军队、武警院校的,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优先录取。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烈士、因公牺牲消防救援人员、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消防救援人员、平时荣获二等功以上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英雄模范。
以下人员可以获得20分的政策加分:
(1)获得地级以上(含地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及省(自治区、市)、厅、局系统,国家特大型企业授予的劳动模范、先进生产(工作)者及科技进步(成果)奖获得者。
(2)获得省级工、青、妇等组织授予“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称号者。
(3)解放军、武警部队、公安干警荣立个人三等功以上者。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
(5)烈士子女、烈士配偶。
(6)宁德市、罗源县、连江县、福州市晋安区的北峰山区(日溪乡、宦溪镇)、漳浦县湖西乡、赤岭乡,龙海市隆教乡,永安市青水乡,上杭县官庄乡、庐丰乡,宁化县治平乡的畲族考生;晋江市陈埭镇、惠安县百崎乡的回族考生;
华安县高山族聚居点的高山族考生;生活在高山(享受高山补贴)、海岛(无桥梁、海堤与大陆相连)的少数民族考生。国防科技工业三线企业单位(地处地市以上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除外)获得企业表彰的先进生产(工作)者。
注意:符合两项以上照顾政策的考生,其照顾加分不得累计,只取加分最高的一项加分。
以上就是铭星网为大家带来的哪些高考生可以加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铭星网:www.mingxingedu.com高考双女户的能加分么不能,双女户不属于加分范围高考加分项目有:1.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加10分2.高中阶段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或“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的应届毕业生加10分3.高中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赛中获奖的应届毕
哪些高考可以加分的高考加分项主要有以下几种:1.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归侨或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身份的考生。3.烈士子女加分政策。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和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的退役军人。5.农村独生子女加分政策。6.部分地区对参加体育竞赛获得奖项的考生也有加分政策。详细解释如下:少数民族加分政策:为
高考哪些人可以加分高考即将来临,不少同学们已经开始关心起来高考加分事项了,那么哪些人可以获得高考加分呢,一起和小编来看一看吧近来,高考加分政策在我国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加分政策不断的修改,加分范围在不断缩小,享受加分人数也在逐年减少。目前我国的加分政策总的来说可惠及两类人:(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第一类包含以下情况: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2、烈士
哪些舞蹈高考可以加分舞蹈高考中,部分舞蹈种类和表现突出的考生有机会获得加分。具体来说,舞蹈高考的加分项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特定舞蹈种类加分在舞蹈高考中,如古典舞、民族舞、芭蕾舞等特定舞蹈种类,若考生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表现力,可能会获得加分。2.技艺水平加分考生的舞蹈技艺水平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例如,考生如果能够完成街舞中的高难度动作,则有可能获得加分。3.艺
高考哪些特长可以加分高考加分特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艺术特长艺术特长是高考中常见的加分项。如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类的特长,若考生达到一定的水平和标准,经过专业测试并获取相应证书,即可获得加分资格。其中,艺术水平较高的考生更有可能获得显著加分。二、体育特长体育特长生是高考中另一大加分群体。例如,田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的优秀表现,获得省级
高考哪些情况可以加分高考烈士子女可以加分。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也可以加分。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分。下面来看小编整理的关于高考加分的详细内容。高考怎么可以加分高考加分项目:1、烈士子女可以加分。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也可以加分。3、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加分。4、自主就业
哪些乐器可以参加高考加分艺考中的乐器,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在西方,弦乐包括小升力、中升力、大升力和低音,有短笛、长笛、单簧管、英管、巴松、萨克斯管、双簧管、喇叭、大号、大号等。打击乐器: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定音鼓、排钟、铝板樟脑、钢琴家、木琴。无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小鼓、大鼓、钹。钢琴、竖琴等。器乐艺术考试内容:主修科目(选择相关器乐之一)、声乐、视唱练耳、音乐知识、素质面试等,
高考有哪些项目可以加分?高考加分政策分为鼓励性和照顾性两大类别,旨在激励和照顾特定群体。鼓励性加分主要涵盖六个方面:全国省级优秀学生,由国务院政策文件指定评选。思想品德突出的中学生,突出其道德品质的加分。在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一等奖或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中小学生创新活动一二等奖的获得者。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环境科研项
2023-11-16 14:36:07
2024-01-26 15:41:47
2023-11-19 07:40:41
2024-10-21 23:57:28
2024-01-21 13:10:57
2023-12-15 02: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