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 15:05:45 | 铭星网
1,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Shandong University),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国家“双一流”、 [51]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 [72]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学联盟、亚洲校园 [70] 成员。
2,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OUC),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强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为中欧精英大学联盟、北极大学、国际南极院、国际涉海大学联盟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3,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太原理工”,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135]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
拓展资料:
3、山河四省”是近期在网络上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它是指华北地区四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省份,即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长期以来,“山河四省”的学生要想上一个好大学,并不容易。
高考强基计划是教育部于2020年推出的全新的高考招生计划。
强基计划主要招收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学科专业,并不是一成不变,会随着时态变化而变化。强基计划的主要招生专业分为两种。
一是基础学科专业,如数学、物理、古文字学等专业。二是符合国家安全的高端科技领域人才,如人工智能、新材料类等专业。在“综合评价”基础上,吸收原“自主招生”的优点。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高考强基计划的详细解读:
强基计划吸收了原自主招生、综合评价的优点。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综合评价得到了政策支持。高考后,根据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折合成综合成绩。“强基计划”的录取模式,可以说就是强化版的“综合评价”。
搞竞赛的学生,仍然有出路。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对于符合高校破格入围条件的考生,考生高考成绩应达到高校招生简章确定的要求,且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裸分考生仍是主流。“强基计划”的招生计划遵循“一校一策”原则。强基计划录取批次,应属于本科提前批,在普通批次(本科一批)前进行。
铭星网(https://www.mingxi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什么是高校强基计划的相关内容。
高校强基计划是指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等关键领域以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有关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
一、招生办法
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探索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考生的招生模式。高校根据有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定强基计划的招生和培养方案。符合高校报考条件的考生可在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有关高校要认真研究制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并在招生简章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铭星网
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并提前向社会公布。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后,由高校组织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对考生进行严格考核,达到录取标准的,经高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报生源所在地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核准后予以破格录取。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二、招生规模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如下)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相关高校可向我部申请并提交相关专业的招生和人才培养一体化方案。我部组织专家综合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项目及平台建设情况、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等因素,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高校要与各地教育部门充分沟通协商,统筹考虑国家政策与导向、招生定位和培养要求、各地高考综合改革进程以及中学素质教育推进情况等因素,合理确定在各省(区、市)的强基计划招生名额,并在各省(区、市)的分省计划中安排。
最后总结,通过以上关于什么是高校强基计划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什么是高校强基计划有个新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铭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哪些大学是理工科强大的学校,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铭星网:www.mingxingedu.com浙江专科学院排名榜浙江专科学校排名1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浙江省杭州市专科2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公安部宁波市专科3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杭州市专科4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宁波市专科5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浙江省杭州市专科6温州大学浙江省温州市专科7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金华市专科8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宁波市专科9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省温州市专科1
中国的非211工程大学有哪些77所211非985大学有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广东的985和211大学名单广东共有2所985大学,4所211大学:一、广东985大学名单1、中山大学2、华南理工大学二、广东211大学名单1、中山大学2、华南理工大学3、暨南大学4、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简介中山大学(SunYat-senUniversity),简称中大,位于广州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
理科生可以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哪些专业可以报考,理科生最适合的是广播电视工程专业,是北广最早的三大专业之一,还可以报录音工程、摄影(电视摄影、图片摄影、灯光照明)还有数字媒体技术(不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扩展资料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化理念:”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是中国传媒大学于20世纪90年代初确立的,其含义是“立德”就是坚持德以所谓,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社会功德
哪些学校是国家985工程的学校?第三批985工程包括北京国防科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国防科技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入选985工程的军事类院校,它直属于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的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院校。中央民族大学则是我国少数民族高级人才的摇篮,它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南邻国
兰州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的录取分数线,有没有本硕连读八年?兰州大学官方本科招生网已经公布了2013年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在甘肃本地,临床医学类专业情况如下:省份年份科类专业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甘肃2013年理工临床医学(免费医学定向)574507524甘肃2013年理工临床医学590548560这里没有本硕连读。其他专业情况如下图:兰州大学临床医学2023年分
全国211大学中不是985大学的有哪些211大学一共有112所,而985工程大学一共只有39所,且这39所大学一定同时是211大学。985工程大学名单如下:学校签署协议时间北京大学1998.5中南大学2001.2清华大学1998.5大连理工大学2001.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9.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1.9南京大学199
北京大学是985还是211这所大学是985大学,也是211大学。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之一,位列国家“双一流”A类名单,还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大学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引领者,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11工程已经不再评选,北京大学作为曾经的211大学,学术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北京大学也是985工程高校之一,进一步证明了在中国
2023-11-19 07:40:41
2024-01-24 02:00:29
2024-01-21 13:10:57
2024-10-21 23:57:28
2024-10-11 11:47:19
2024-09-14 1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