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7 13:14:48 | 铭星网
铭星网(https://www.mingxi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是不是只要报名就能入围?的相关内容。
并不是。
2022年对于除复旦、上交、南大外的大部分高校来说, 强基计划入围仅仅是获得了参加校测的资格 ,强基计划最终以高考成绩及校测成绩按一定比例折算后相加的综合成绩录取。
2022年39校强基计划入围规则
2022年强基计划校测入围规则,整体可划分为两大类四种方式。
( 1)第一种,依据高考成绩 ,按照各省招生计划的4~6倍,在确认考试的考生中确定入围名单。2022年有33所高校采取这种方式, 是目前的主流形式 。这些学校还应注意最低分数要求,如同济、北航、山大、东南大等校都有相应要求,厦大要求数学成绩达到125分。
( 2)第二种,上交大、复旦、南大 ,报名通过即可参加校测,考生须经过初试、复试两轮校测选拔。
( 3)第三种,按照加权后高考成绩入围 ,这种方式对单科成绩突出的考生更有利, 数学、物理成绩优秀考生重点关注报考 。如北航、北理、大连理工。 铭星网
( 4)第四种,五大学科竞赛金牌、银牌,破格入围 ,且不占用第一类考生招生计划。2022年的变化点在于, 清华、北大增加破格审核 ,且审核截止日期为4.26日,与其他高校有4天时间差,一定程度上 优化考生分流 。 破格生报考强基建议更多以高考分数为依据,避免报空 。
以上就是铭星网为大家带来的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啥是强基计划,怎样报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铭星网:www.mingxingedu.com强基计划报名条件考生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划定分数线为准),且高考成绩达到我校在该省份强基计划招生入围标准。强基计划报名条件由招生高校制定,通常来说,符合全国普通高考报名条件,志向远大、追求卓越、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中毕业生均可申请,当然高考分数需要达到一本线,合并批次的省份达到相应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如下:必须是高三的考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如下:必须是高三的考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如下:必须是高三的考生。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特长等。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
申请强基计划的条件1.必须是高三的考生。2.必须符合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高考考试。3.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的获奖记录来证明自己具有学科升桥特长等。强基计划简介: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
初中生报考强基计划的要求强基计划报名的基本要求包括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首先,学习成绩优秀是硬性条件之一。该计划倾向于招收在学业上表现突出的初中毕业生及优秀教师,报名者需确保自己的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名列前茅。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对学习成绩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在报名前应仔细查阅相关要求,以确保符合资格。其次,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样重要。强基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
强基计划确认时间与高考出分强基计划的确认时间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个月左右,大致在7月下旬至8月初。高考成绩的发布时间每年略有差异,但通常情况下,高考成绩会在7月10日左右公布。强基计划是一项旨在加强教育事业、改善贫困地区及弱势家庭子女教育机会的国家教育政策。作为一项教育政策,强基计划的确认时间通常安排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一个月左右,即7月下旬至8月初,具体时间会根据当地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调
报考强基计划的条件是啥呢报考强基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首先,申请人必须是中国公民。其次,申请人的年龄通常不应超过40岁。此外,对于学术或专业背景的要求较高,申请人需取得博士学位或具备副高级及以上职称。这些条件旨在选拔具有深厚学术功底和较强科研能力的人才。具体来说,对于年龄的要求是为了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同时保持创新思维的活跃。博士学位或副高级
2023-11-16 14:36:07
2024-01-26 15:41:47
2023-11-19 07:40:41
2024-01-09 22:40:44
2024-10-31 02:52:17
2024-10-21 23: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