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6 19:40:25 | 铭星网
铭星网(https://www.mingxinged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的相关内容。
强基计划大学名单及专业如下:
1.北京大学:数学类、物理学类、力学类、化学类、生物科学类、历史学类、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哲学类、基础医学。
3.清华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 铭星网
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技术科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5.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应用物理学、工程力学。
拓展资料:
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在取消自主招生后,在部分高校开展的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以上就是铭星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强基计划报什么专业好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铭星网:www.mingxingedu.com女孩报强基计划读什么专业好1.强基计划重点招生领域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历史、哲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等基础学科,这些专业虽然基础但并不热门。这样的定位既有利于基础学科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对于那些通过竞赛进入强基计划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只能选择本专业,而无法选择其他专业。2.数学和物理等学科具有较高的难度,常被视为劝退专业。强基计划不允许转专业的政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那些对其他专
兰大物理强基班和物理基地班的区别招生对象和选拔方式、教学内容和深度不同。1、招生对象和选拔方式:物理强基班是面向在高考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学生,需要通过选拔考试或评价来获得入学资格。而物理基地班加广泛,招收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无需特定的选拔考试。2、教学内容和深度:物理强基班会有加深入的物理学习内容和高的学术要求,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和科研能力。物理基地班的教学内容为广泛和基础,注重培
报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一.报考强基计划的好处:1.强基计划对考生进入名校、高校选拔优秀生源、国家培养人才都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①缓解高考裸分压力,增加进入名校的机会;②强基校测考核直面高校专家,增加考生的阅历的同时还能提升自身素质;③强基招生和培养一体化,便于考生提前进行生涯规划;④让少数竞赛银牌及以上的考生破格入围,不占非破格招生计划,为拔尖人才创造了机会。
2022强基计划高校名单及专业2022年,原有的36所强基计划高校基础上,新增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湖南大学三所大学,将于年底启动招生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强基计划的坚实基础。以下是经过编辑整理的39所强基计划高校及其招生专业的名单,根据各校的招生情况和往年的强基学科进行汇总,以供参考。1.北京大学:数学、物理、力学、化学、生物科学、历史学、考古学、中国语言文学、哲学、基础医学。
强基计划报名号与报名人数?强基计划报名号是报考者在报考志愿时的排序号,报名人数88万+人次。根据查询学业桥数据观察显示:强基计划报名号是由报考者的身份证号码和报考时间组成的,排序号越小,被录取的几率越大,2023年强基计划报名人数己确定,高达88万+人次,整体报名人次对比2022年上涨2万人次左右,强基计划指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报名强基计划有什么好处?强基计划,全称为“高校招生专项计
2023女生适合报强基计划什么专业逻辑思维敏捷,喜爱实验的理科女生。而且,对于基础医学、动物医学科学、生态学等专业来说也非常适合理科女生的加入。而且强基计划的专业中也存在文科专业,像是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重点紧缺的人文社科专业也有大量的招生需求。比较热门的强基计划专业数学专业: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在各个专业都有基础且广泛的应用,因此数学专业也可以衔接到大量的理工类和竞技类专业。即使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1、高二考生,符合高考报考条件,并且参加了高考(应届生和复读生均可)。2、拥有在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中有获奖记录能够证明具有学科特长。3、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根据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祝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进行录取。对于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
强基计划报名条件什么是强基计划1、强基计划主要面向高二学生,要求考生具备高考报名资格,并参加了高考,无论是应届生还是复读生。2、考生需有省级比赛或五大学科竞赛的获奖经历,以证明其具有学科特长。3、参与强基计划的考生需要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组织的考核。高校将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综合考核结果以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因素,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以此从高到低进行录取
2024-01-24 02:00:29
2023-11-19 07:40:41
2024-10-21 23:57:28
2024-01-21 13:10:57
2024-09-14 10:16:02
2024-12-02 03:5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