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1 09:55:41 | 铭星网
济宁学院院系设置
商学院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
政法系
教育科学系
体育系
新闻传播系
音乐系
历史系
数学与信息科学系
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生命科学与技术系
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国际教育与交流中心
济宁学院院校简介
济宁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坐落在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曲阜。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滕县专区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前身为济宁师范专科学校,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济宁学院。2008年11月,创建于1905年的百年名校曲阜师范学校整建制并入。
学校根植孔孟之乡,沐浴圣地儒风,秉承“博学笃志、择善敦行”的校训,形成了“至诚至朴、求是求新”的校风、“诲人不倦、敦品励学”的教风和“学而不厌、切问近思”的学风。学校秉持“学生为本、教师为先、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高质量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路径,大力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数十年弦歌不辍,几代人薪火相传,学校先后为党和国家培养了10余万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省高校德育工作优秀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省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省教育招生考试工作先进集体、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省绿化示范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全省高校“物业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初等教育学院校区(原曲阜师范学校)地处曲阜明故城内,西临孔庙,北接孔府,地理位置独特,人文环境优越。1926年,校内成立了鲁西南地区最早的中共党组织——中共山东省立二师支部。1929年,进步师生上演了轰动全国的反封建历史话剧《子见南子》。1931年,组织鲁南七校师生兖州截车要求南下请愿抗日事件震动全国。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原主席楚图南曾在此执教。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务院原副总理万里曾在此学习和从事革命活动。文化部原代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著名作家吴伯箫等曾在此就读。
学校占地1721亩,校舍建筑面积60.1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4155人。设有18个教学单位,50个本科专业、22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197万册,电子图书103万余册,电子期刊243万册,订购电子资源数据库41个。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全国领先,教育教学信息化、智慧化建设跻身山东省属高校前列,被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授予全国首家“智慧校园建设示范校”。“5G+智慧教育”项目入选教育部、工信部应用试点,“智慧教室”建设成果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入选第二批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区(校)创建培育单位。学校实施校园景观提升工程,校园内绿翠环绕、假山曲池,环境优雅,景色怡人。
学校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教师教育优势突出、应用学科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积极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济宁市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集中打造了化工、机电、信息、金融、生物、材料、教师教育等11个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生物工程专业(群)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建有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一流专业8个,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发展支持计划项目专业2个。省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省高校课程联盟上线课程1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学校不断强化教师教育办学优势,加大教师教育投入,高标准建设了“教师教育培训中心”。2018年以来,获省级教学改革研究立项20项,获省高等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8项。学校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单位,与曲阜师范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百名卓越人才”支持计划,坚持引育并举不断壮大高层次人才队伍。现有教职工1307人,其中,博士171人、硕士683人,正高级职称83人、副高级职称312人。兼职研究生导师5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5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6个。
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济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学生专业成长平台。学校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488个。2018年以来,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科技文化竞赛中获奖606项,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
学校坚持科研强校理念,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学科优势,突出科研特色。大力加强学科平台建设,建有省重点学科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示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济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济宁市重点实验室1个。组建了智能制造研究院、安全工程技术中心、基础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中心、资源开发与高值化利用工程中心,成立了“济宁学院3D打印研究院”、“济宁学院靶向药物研究院”。“济宁学院生命科学实验中心”被评为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入选山东省科普示范工程,“孔府家学研修基地”和“济宁学院图书馆”被批准为山东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2018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17项;发表论文880篇,其中核心期刊516篇,SCI、EI、SSCI等收录300余篇;获授权PCT国际专利、中国发明专利共计104件。2022年自然指数排名进入中国大陆地区高校TOP200,省内高校排名第15名。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主动对接济宁建设“制造强市”、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全力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生态系统。与济宁市人民政府等地方政府等签署校地战略合作协议,与济宁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共同主办了“合作共赢融合发展”校地对接会,进一步深化校企对接合作。与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共建“济宁靶向抗肿瘤药物研究院”,与东宏集团、恒信集团、山东网商科技集团共建产业学院,与焦点福瑞达、山东世纪阳光共建产业研究院,与济宁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共建专业性技术创新平台,累计与中煤集团、山东公用环保集团、山东鲁泰控股集团、辰欣药业等行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或技术合同60余项。
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先后与俄罗斯、乌克兰、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4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教师互派、学分互认以及留学生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回首过去,山林筚路;放眼未来,玉汝于成。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内涵式发展,不断提升治校能力和办学水平,紧紧锚定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1385”战略,科学落实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新的作为,为实现建设应用型本科大学的目标、开创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宁医学院院系设置济宁医学院院系设置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简介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前身是矿业系,创建于1958年的建校之初。历尽沧桑50余年,秉承崇学笃志、参天尽物的院训,如今学院已建成了以研究生教育为先导,本科生教育为主体的办学格局。学院现有七个本科专业: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环境工程、地质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和生物工程,其中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于2011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系设置我院设刑事司法系、司法技术系、应用法律系、应用外语系及基础理论部。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院校简介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辽宁省省会沈阳,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干部培训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建院近40年来,学院秉承“厚德、崇学、精业”的院训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同济大学院系设置同济大学院系设置1.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城市规划系艺术设计系风景旅游系2.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桥梁工程系地下建筑与工程系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结构工程与防灾研究所3.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机械设计与理论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热能工程研究所制冷与热工程
湖北经济学院院系设置湖北经济学院院系设置学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高等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理学院、检验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体育部、外国语教学部;8个教学、科研辅助部门,13个附设科研机构。有实践教学基地77所,其中附属医院5所、教学医院1
辽宁大学院系设置辽宁大学院系设置体育与健康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科研与管理的学校体育工作者,以及其它各级各类体育人才。主干课程: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科研方法、教育学、体育心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
宁波大学院系设置宁波大学院系设置二级学院简况及2013年招生专业人文学院一、基本情况现设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语文教育、历史教育、文秘5个专业,在校生953人。现有教职工4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6人,在读博士3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2人。公开发表论文5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主编参编教材30余部,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科研课
宁波工程学院院系设置宁波工程学院院系设置宁波工程学院院校简介宁波工程学院院校简介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9个二级教学机构,48个本科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233人,专任教师971人,正高职称117人,副高职称309人,博士学位451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
宁夏理工学院院系设置宁夏理工学院院系设置宁波大红鹰学院下设9个分院,共49个本、专科专业.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基础学院高职学院大宗商品商学院
2024-06-20 01:08:22
2024-02-29 14:15:35
2024-04-28 23:13:01
2024-05-14 14:55:34
2023-11-16 14:17:37
2024-10-11 21:37:19